橙子大健康:社区独居老人的心理护理
“独居老人”“空巢老人”问题已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,已经成为老龄化问题中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。独居老人、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,生理功能逐渐衰退,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,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,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。
调查显示,在独居和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%。而达到疾病程度,需要医学关注、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,比例占到10%—20%。日常生活无人照料占58%,老人独自承担重活占22%。加之社会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少、健身娱乐设施不足,导致老人的精神生活贫乏。独居和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有:1.空巢综合征;2.患病率增高;3.社会适应能力降低;4.劳动和经济负担较重;5.安全问题(财产安全、消防安全、用药安全、人身安全、就医安全等);6.情感问题(孤独感、寂寞感、遗弃感)。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问题是个社会问题,主要还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完善。比如体弱多病、无人赡养、就医困难、孤独寂寞等。
那么,老年人如何维护好心理健康呢?
-
第一,呼吁全社会关注和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,加大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力度;丰富养老服务行业的内容,增加老年人生活照料、医疗护理、心理慰藉等多种养老服务需求。
-
第二,完善社区服务体系,增加对社区服务资源的财政投入,建立社区活动中心,积极组织适合老年人的文娱活动,引导老年人走出家庭,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社会交流的机会;鼓励培养专业心理人员到社区工作,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,重视老年人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,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宣教,给予情感支持与精神慰藉;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制度,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。
-
第三,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,家庭成员应关心老人,尊重老人意愿,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气氛,使老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。子女在工作之余应能够尽量多地抽时间探望、陪伴父母。经常与老年人交流,及时消除老年人的消极情绪,遇事多与老年人商量,尽可能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,尽量满足老年人的愿望。
-
第四,老年人自身也应客观意识到岁月不饶人,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,要定期体检,发现疾病及早治疗,不要抱侥幸心理,坦然面对死亡,认识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,保持乐观心态。。
此外,老年人还要学会克服消极的不良情绪,改善社会心理状况。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,通过不同方式与自然、社会、人融合接触,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,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使生活丰富多彩。